近期,赣南医科大学“红色蒲公英”公卫社会实践服务队走进于都红色人文圣地——梓山镇,以“‘公’行赣鄱,‘卫’护健康”为主题,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队队员们追寻红色足迹,助力乡村振兴,播撒健康火种,在躬身实践中感悟红医精神,彰显青春担当。
寻根铸魂:红色研学砺初心
“于都河畔的号角声,永远激励着我们奋勇向前。”实践首日,在曾雍雅将军故居,一件件斑驳的文物、一张张泛黄的照片,诉说着革命先辈“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仰。下午,队员们走访潭头村村民孙观发家,听孙老动情讲述总书记对乡村的关怀和潭头村从贫困到富美的变迁。夜幕降临,沉浸式剧目《长征第一渡》以恢弘场景再现了“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学生党员郭新艳动情地说:“跨越时空的长征精神,正是我们新时代医学生扎根基层、健康服务的动力源泉。”

参观曾雍雅将军故居
青春助力:直播带货促振兴
在潭头村,服务队化身“代言人”,走进春女糕点坊开展公益直播。“梓山麻饼香甜酥脆,承载着老区的‘幸福味道’!”队员们巧妙结合红军长征故事推介特色产品,直播超30000人点赞。主播队员朱梓雯感慨:“乡村振兴需要青年力量,我们愿做一株株‘红色蒲公英’,把老区的优质特色产品播撒到更远的地方。”
助农直播活动现场
健康护航:科普课堂暖民心
伴随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志愿服务队以“细菌病毒大作战”为主题走进潭头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通过卡通动画和互动游戏,带领留守儿童学习七步洗手法、口罩佩戴等实用技能,孩子们边念口诀边认真搓洗小手,好习惯在游戏中自然养成。活动结束后,30名孩子骄傲地接过“健康小卫士”证书和儿童洗手液,科学的健康意识悄然扎根。
聚焦村民健康需求,队员们开设“就医语言微课堂”,针对常见症状表述、药品认读、急救电话沟通等场景,用普通话情景模拟化解“沟通难”问题。“原来拨打急救电话有这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这下遇到突发情况更清楚了!”村民的点赞让队员赖怡洁倍感欣慰:“健康科普不仅要传递知识,更要传递温度。”

志愿服务队队员现场教学七步洗手法

就医语言微课堂情景模拟
在梓山镇的田间地头、村舍社区,队员们以躬身服务基层,用脚步丈量民情。志愿服务队的脚步不止于此。接下来,队员们将继续深入梓山镇其他村落,开展“‘卫’护健康”活动,响应“体重管理年”行动号召,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意识,为当地慢性病防控和健康促进工作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