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医要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赣医要闻

张小康在《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

作者:发布时间:2025-10-08阅读次数:

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在10月8日的《光明日报》发表署名文章《红医文化铸魂育人 时代新人杏林芬芳》,系统梳理总结提炼了我校用红医精神育人的好经验好做法。

扎根赣南革命老区的赣南医科大学,深刻践行“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要求,在80余载办学实践中,传承红医精神,凝练出“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丰富内涵,构建了独具特色的红医精神育人体系,为健康中国建设培育了大批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医精神的新时代医者。

烽火肇基

红土育初心 医道启山林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1941年,抗战烽火席卷赣南大地,一所名为“江西省立赣县高级助产职业学校”的学堂在赣州市土地庙应运而生,这就是赣南医科大学的前身。初创者熊慬博士怀揣“疗救苍生”之志,在战乱与贫瘠中点燃医学教育的星火。学校以“让每一个生命迎接光明”为使命,组织师生挑砖建舍、自制教具,老校长熊云珍更是捐赠遗体作教学之用。这片红土地上的医者初心,在战火中淬炼出红医精神的雏形,为红色育人之路奠定基石。

红色传承

馆藏映赤诚 讲堂润心田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校深耕红色卫生文化沃土,2016年建成国内首家红色卫生史博物馆,陈列1500余件文物。“开学第一课”于博物馆开启,新生站立在红军医院图纸、红医药箱、医疗器械等各类文物展品面前,在砖瓦碎片中激荡战争记忆,在铁锈青斑中体悟从医誓言。

学校成立“红医学校”,培养百余名学生讲解员,组建红医精神宣讲团,开展红医文化“进宿舍、进班级、进社团、进支部”宣讲活动,将静默史料转化为生动叙事;深入赣南各级医院、大中小学校和扶贫点,宣讲红医精神,传播红色卫生文化。拓展网络红色教育平台,建立大学生思政网、“红医联盟”教学博客,学校及下属学院开通微信公众号;积极创建VR网上红色卫生史博物馆、数字博物馆、医学史博物馆;借助现代技术,实现“线上”“线下”共同育人,形成从视觉展现、叙事讲述再到认知体察、心灵感悟的红医精神教育闭环。

学校还把坐落在瑞金市的中央红色医院、兴国县的中国工农红军军医学校旧址等革命旧址,作为本校红医教育基地,每学期不定期举办有关寻访红医足迹的学生创新训练营等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接受红医教育。

知行合一

踏迹寻红脉 实践砺真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校将课堂延伸至革命热土,探索“行走中的思政课”。寒暑假组织学生奔赴井冈山、瑞金、兴国、龙岩等地,运用地方革命文物资源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瑞金、红军长征集结地出发地于都感悟初心使命,在宁都小布红军医院旧址聆听历史回响,用红医文化提升“课堂”吸引力。同时,与兴国茶岭红军总医院等机构挂牌共建思政实践基地,拓展大学生第二课堂,使“移动课堂”成为淬炼党性的熔炉,学生在此持续开展红医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卫生资源调查、农村医疗状况调查、赤脚医生访谈、医疗咨询、健康科普、暖心义诊等社会实践活动,用红医精神锻造无私奉献的品德和服务人民的品质,在服务中深化对红医精神内涵的理解。

文脉浸润

诗书凝风骨 艺彩绽芳华

“春风化雨润无声,金石为开显匠心。”学校始终坚持“以文化人”,做强红医文化育人品牌,打造“红医魂”思政育人、“红医魂”实践育人、“红医魂”文化育人精品项目。积极推动红色班级建设,以“红医特质”重塑班风,建立红医广场,举办“红医文化节”,广泛开展红医运动会、红医微马跑、红医故事宣讲、红色经典诵读、红色歌曲合唱、红色情景剧展演、红医文化微电影、红医文艺汇演等系列红医文化育人主题活动。打造“听、读、讲、看、画”红医文化矩阵,以红医故事会重现先辈壮举、红色经典诵读赓续文脉、舞台剧《永远的红医》再现峥嵘岁月、《清风润红医》及微电影传递清廉医风.

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红医文化必修课程,编写《红色卫生》《红医文化》《中央苏区医疗卫生简史》《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史》等10余本著作,将红医文化融入校本教材、教案、教辅资料中,使红医文化与专业素养有机融合,推动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相结合,让红医精神更加鲜活可感、入脑入心。

桃李成蹊

丹心映杏林 硕果满赣鄱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80余载杏坛耕耘,学校培养了11万余名学子扎根红色土地。他们中有“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马海德奖章获得者,有为战争伤员上门换药2000多次的时代楷模,还有挎药箱行走乡间的“最美医生”,他们以实践诠释“政治坚定、技术优良”的红医品格。近年来,学校学生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连续19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学生拍摄录制的讲述红医故事的视频获省市级奖项,参加“挑战杯”的红色主题项目屡创佳绩,更涌现一批批投身基层的全科医生。赣医人正以青春践行新时代的红医精神。

“红”是政治根本,“医”是终身事业。2025年,赣南医科大学深入实施“红医魂”党建品牌创建活动,采取“1+5+5+N”的方式,构建新时代党建育人新范式,推进“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多维育人体系。从红色卫生史博物馆的沉浸课堂,到乡村振兴一线的“红医健康驿站”;从“红医名师工作室”的理论探索,到跨国合作的师生培训基地——赣南医科大学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以红医精神为舵,以时代需求为帆,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浪潮中奋楫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赣医大”的力量。

版权所有@赣南医科大学2018  备案号:赣ICP备13006999号
赣公网安备36079802000114号

通讯地址:江西省赣州市蓉江新区高校园区 
邮编: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