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至11月1日,北京协和医学院第二届高等医学院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暨医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出席大会并作交流发言。

本次大会旨在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在医学教育中的引领作用,推动医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繁荣发展,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医学人才凝聚共识、汇聚力量。来自全国众多高等医学院校的负责同志、马克思主义学院及相关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享学术盛宴,共商发展大计。
在大会交流发言环节,张小康以《融艺术之韵 铸红医之魂:新时代医学院校红医精神传承创新路径探析》为题,分享了我校的相关思考与实践经验。他指出,红色资源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珍贵资源,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医精神,要深入挖掘红色资源和革命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审时度势、围绕学生推进红色资源文化艺术化传播,通过“思政+艺术”的融合方式,使文本故事形象化、抽象理论通俗化、深刻道理生活化,推动“红医精神”走心入脑、流淌血脉。

张小康重点介绍了我校在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构建特色医学人文教育体系、提升医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方面的探索与成效。他阐述了我校坚持“以生为本”,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融为一体,通过双翼联动重塑“思政+艺术”育人新生态,三位一体构建“思政+艺术”育人新范式,顶层谋划服务“大思政课”建设新格局等多项举措,着力构建了研究引导、课程奠基、实践辅助、文化铸魂和机制保障“五位一体”红医精神育人体系。他的发言观点鲜明、内容翔实,展现了我校在相关领域的前瞻思考和扎实工作,获得了与会代表的热烈反响和广泛认同。通过此次大会的交流与学习,进一步扩大了我校红医精神育人领域影响力,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继续加强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合作,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改革,大力促进医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创新发展,不断夯实育人根基,为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推动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的力量。

大会期间,张小康率队专程拜访了中国医学科学院院长、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吉训明院士,就加强校际合作、推进学科建设等事宜进行深入交流,并正式聘请吉训明院士担任赣南医科大学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顾问。张小康首先转达了学校师生对吉训明院士的诚挚问候,并详细汇报了赣南医科大学近年来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特别是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领域取得的进展与未来规划。他重点介绍了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建设情况、研究特色以及服务革命老区人民健康的需求。张小康表示,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国家医学科学领域的最高学术机构和顶尖学府,一直是赣南医科大学对标学习和寻求合作的方向,衷心希望吉训明院士能够为赣南医科大学的学科发展,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防治重点实验室的建设给予高端指导与大力支持。

吉训明院士认真听取了学校学科建设工作的汇报,并就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研究的前沿动态、关键技术突破与转化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的指导性意见。他表示,支持地方医学院校发展,共同提升医学研究与教育水平是中国医学科学院的责任所在,愿意与赣南医科大学加强交流,探索合作路径。
此次交流活动,不仅加深了学校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之间的相互了解,也为双方未来在科研项目联合攻关、人才联合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的深度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吸纳高端智库建议,持续优化学科布局,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与核心竞争力,为服务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