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之际,为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高层次人才的政治引领与师德教育,11月2日上午,“红博汇”沙龙(第三期)+“红医薪火”主题活动在瑞金中央红色医院旧址顺利举办,各学院、各部门教师代表共计100余人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参与活动。

与会教师对中央红色医院旧址进行了现场考察。斑驳的墙体、简朴的医疗器械、复原的历史场景,无声地诉说着革命年代红医先辈们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创建医疗卫生事业的艰辛与伟大。

一堂生动的微党课《红医精神的践行者——傅连暲》在现场开讲。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叶坪管理处副主任邓张姗同志深情讲述了傅连暲同志从一位基督徒医生转变为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放弃高薪、倾其所有创办中央红色医院,守护红军将士健康的感人事迹。他“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品格,让在场的博士教师们深受触动,对“红医精神”也有了更为具象和深刻的理解。

微党课结束后,新入职博士教师代表现场诵读了革命先烈情真意切的红色家书,在字里行间感悟革命先辈的坚定信仰与家国情怀。

学校党委组织部围绕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进行了专题宣介。讲解从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医血脉的高度,系统阐述了我校打造“红医魂”党建品牌的背景意义、丰富内涵以及“1+5+5+N”的工作体系,引导博士教师们深刻理解“红”是根本、“医”是事业、“魂”是传承的品牌内核,鼓励大家将红医精神融入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的全过程,争做新时代的“红医传人”。

活动特别设置了访谈红军后代环节。在“广昌战役”中负伤并在中央红色医院得到救治的红九军团司号员林忠仁之子林文生先生,以及曾参与中央红军医院旧址修缮工作的杨晓明先生,应邀来到现场。林文生动情追忆了父亲在“广昌战役”中多次面临生死考验,因前额中弹伤势严重,被送往中央红色医院救治,最后幸存并继续为革命事业奋斗的经历。

林文生回顾并强调了医疗卫生事业在中国革命中的关键作用,看到新时代的教师和医务工作者来到旧址追寻红色根脉,他深感触动,并号召与会博士在新时代要继承和发扬红医前辈的优良作风与红色传统,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前进动力,为民族复兴和国家富强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访谈结束,学校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部(处)长温金英代表学校向红军后代赠送了由我校苏区卫生与健康中国建设研究中心编著的《中央苏区医疗卫生工作史》。


与会博士教师代表在中央红色医院旧址前,满怀激情地朗诵了集体创作的诗篇《红医薪火照初心》。激昂的合诵声表达了全体新进博士传承红医薪火、投身立德树人事业的坚定决心。

本期“红博汇”沙龙活动也是新入职博士教师红色主题教育培训班(第二期)的重要部分,除在中央红色医院开展的深度研学外,学员们还循着革命足迹,参观了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红井景区、二苏大旧址、叶坪革命旧址群等地,并通过在红军烈士纪念塔前举行献花仪式、重温教师誓词等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

学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长徐华平同志出席相关活动,并激情勉励广大教师要牢记初心使命,践行红医精神,勇于担当实干。徐华平强调,广大博士要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学深悟透全会精神,汇聚工作磅礴力量,唱响“红医魂”党建主旋律,推动党建工作融入学校高质量发展,培育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和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

此次在中央红色医院旧址举办的“红博汇”沙龙(第三期)+“红医薪火”主题活动,是学校推动高层次人才思想政治引领、师德师风建设与“红医魂”党建品牌深度融合的一次创新实践。

据悉,“红博汇”沙龙是学校为高层次人才打造的常态化交流平台,其宗旨是“尊重、赋能、协同、成长、致远”,旨在构建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人才服务体系。人事处将依托高层次人才之家,持续开展“红博汇”沙龙系列活动,为人才成长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