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至27日,内蒙古医科大学与我校联合开展以“北疆医魂写大爱 红医精神映初心”为主题的实践交流活动。校团委负责人、各二级学院团干教师及学生代表共同参与,通过沉浸式红色教育、民族文化互鉴、青年对话等形式,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凝聚青年奋进力量。

活动中,两校师生前往瑞金叶坪革命旧址、红军红色医院旧址,通过实地参观和互动讲解,让课本中的红色故事“鲜活”呈现。在“长征第一渡”于都河畔,师生们开展《人民的力量——长征出发的启示》现场教学,聆听革命史诗,感悟百年前红军将士的壮烈征程。

内蒙古医科大学代小红同学以《从“我家”到“国家”》为题,用蒙汉双语导航、蒙古族与旗袍共舞、饮食文化交融的日常细节,生动展现多民族和谐共生的生活图景。她的讲述引发强烈共鸣,现场师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深切体会“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深刻内涵。

内蒙古医科大学宣讲团的各位成员在我校黄金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面向200余名同学开展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讲和传承医学精神、开展推广普通话工作的经验分享。随后,座谈环节中,团干教师、学生代表围绕“思政育人”“实践创新”等主题展开交流,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活动深化民族团结教育,搭建青年成长平台。

实践团一行还参观了我校红色卫生史博物馆、校史馆、生命科学馆,深入了解我校建校史、红医文化发展史、医学科普知识。

本次活动以实践为纽带,推动民族团结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通过互学互鉴,两校团干教师、青年学子进一步增进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尊重与理解,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情感认同。两校表示将持续深化合作,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