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赣南革命老区办医办学的我校一附院,依托赣南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深入贯彻落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内核实质,创新打造“医心红”党建子品牌,将“政治坚定、技术优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艰苦奋斗、勇于开创”的红医精神融入医院治理和医教研全过程,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之路。

强基固本,铸牢“医心向党”的忠诚之魂
一附院党委始终将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充分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核心作用,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集体领导制和党政联席会议等制度,严格执行“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机制,并制定实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以“九大行动”和47项重点工作任务为抓手,确保医院发展与党和国家的卫生健康事业同频共振。
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近年来,一附院以“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为导向,深入实施“文化铸院”战略,在传承院徽、院训、院歌等既有文化元素的基础上守正创新,凝练形成独具特色的“白鹭文化”。“白鹭文化”以“红医精神”为灵魂内核,以“白鹭志远”为形象表达,二者高度统一、相得益彰,共同构成“红色基因+地域文化”双螺旋互促的文化发展体系,为医院发展注入深厚的人文底蕴。
在此沃土中,“医心红”党建品牌应运而生。品牌中那抹鲜明的“红”,是融入血脉的政治底色,是“政治坚定、无私奉献”的初心如磐,代表着对党忠诚、艰苦奋斗的红色基因永续传承;那颗“医心”,是淬炼于行的职业本色,是“技术优良、救死扶伤”的使命在肩,代表着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专业初心。正如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所言:“‘红’是政治根本,‘医’是终身事业,我们始终以红医精神为舵,以时代需求为帆,在健康中国建设的浪潮中奋楫前行,为健康中国建设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赣医大’的力量。”

为确保党建落到实处,该院深度融合协同机制,把党支部建在科室,党建融入学科,不断探索党建工作与文化建设、业务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途径。深化理论武装,构建“党委中心组领学、党支部专题研学、政治学习日月学、党员实践践学”四级联动学习机制;突出“头雁引领”,全面落实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纵深推进“双融双育”活动,打造“一支部一样板”特色品牌。
融合赋能,激扬“红医铸魂”的育人新风
一附院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起覆盖全院医务人员和师生的的思政工作新格局,让“医心红”党建精神成为浸润人心的鲜活教材。
创新思政载体,筑牢思想根基。该院立足传统“道德讲堂”形态,创新升级“白鹭道德讲堂”思政品牌,构建起“思政道德讲堂”“文化育人讲堂”“健康流动讲堂”“科普云端讲堂”四维一体的红医铸魂思政新模式。同时,遴选组建“青年心向党·建功新时代”青年讲师团,常态化开展院内巡回宣讲。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典型选树等方式,推动思政工作融入日常、成风化人,实现“小讲堂传递大思政”的育人效能。
凝练文化内核,规范职业行为。基于红医精神+医者仁心的“白鹭文化”内核,该院推出《医院员工文化行为准则十条》,通过集中发布、集中宣讲、设计漫画、选树典型等形式深入宣传,将《十条》精神实质融入科室日常管理、质量安全管控、服务流程优化、医德医风建设等各环节,使之成为评价科室管理和员工表现的核心标尺。
深挖红色资源,建设育人阵地。依托赣南红色卫生文化资源,该院建成“院史馆”“红医书吧”“警示教育馆”等特色阵地。阵地既服务师生开展思政教育,也面向医务人员开展职业道德培训,通过组织参观学习、专题研讨等活动,让红色基因在沉浸式体验中薪火相传。
深化育人工程,培育红医传人。该院创新“四维协同”育人机制,推行党员“导师思政”“红医名师引领计划”等项目,实现“学业领航”与“思想铸魂”双覆盖。积极推进教学改革,逐步推行小班化精英培养,并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合作开设“交大医学班”,构建“价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卓越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凝心聚力,书写“党业融合”的奋进篇章
一附院始终坚持以党建“红线”引领业务主线,将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医院高质量发展优势。
党建+技术,建设诊疗新高地。医院持续加快新技术、新项目的准入与转化,创新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体外膜肺氧合(ECMO)技术、人工智能辅助治疗技术等限制类技术;整合诊疗资源,组建专病中心,推广多学科诊疗(MDT)模式;积极推进“日间诊疗”“日归手术”等医疗服务。
党建+服务,提升病友获得感。围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重点任务,该院持续优化互联网医院服务,实现“云端”一站式服务;开设午间、夜间门诊与特需门诊,灵活满足病友就医需求;重点关注“一老一小”人群服务,设置独立老年人候诊区,推进儿童友善医院建设。
党建+科研,激发创新驱动力。医院跨学科组建高层次攻关团队,力争实现高水平科研项目立项新突破;充分发挥“双带头人”引领作用,分层推进重点学科建设;通过优化科研管理、加强平台建设、促进成果转化等举措推动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党建+健康促进,拓展健康服务新内涵。该院致力于以“医院文化+健康促进”“三级管理+健康促进”“人才培养+健康促进”等多维模式齐发力,着力培育医学人文精神,构建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由学校党委书记、校长张小康主编,一附院近300位临床专家参与编写的健康科普书籍《健康宝典300篇》,以普及医学知识和健康科普宣教为核心,极大的满足不同的人群对权威健康科普知识的需求,该书先后荣获第三十六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江西省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成功入选“2022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优秀出版物活动”。推荐专家作客健康科普电视节目传递权威声音;红医党员志愿服务队常年活跃在社区、校园和乡村一线,将健康医疗服务送到群众身边。同时,打造以微信公众号、抖音号、视频号为核心的新媒体健康传播矩阵,并通过“白鹭杯”健康科普讲解大赛等品牌活动,全方位拓展健康服务新内涵。

潮头登高,擘画新章。以“医心红”党建品牌为红色引擎,一附院驱动各项事业迈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交出了一份“党建强、发展强”的高质量答卷。
一方面,医院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该院连续多年保持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A+”水平,位列全国前10%、江西省前三,获批江西省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示范医院、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协同单位;成为江西省首家且唯一通过国家干细胞临床研究“双备案”单位,涌现出以享誉国内外的泌尿外科NOTES、LESS及“人工心脏”植入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为代表的一大批高、精、尖技术;临床医学学科跻身ESI全球前1%,拥有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专科与科研平台,承担大量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硬核科创力持续迸发……
另一方面,品牌效应与文化内涵日益彰显。该院先后荣获“全国十大医学人文品牌医院”、“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全国公立医院临床科室标杆党支部”等国家级荣誉。《党建引领 文化聚力,打造白鹭文化健康促进新模式》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评为国家级健康促进医院优秀案例;《“白鹭IP”谱新韵,四堂联动润心田》案例获评全国“一地一品”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优秀案例及2024年党建引领公立医院文化建设典型案例。
在学校“红医魂”党建品牌核心精神的指引下,“医心红”党建实践,已成为我校一附院内涵式发展的鲜明底色和强大引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医院将不断丰富‘医心红’品牌内涵,以更坚定的信念传承红色基因,以更昂扬的姿态融入健康中国建设大局,让红医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更加璀璨的光芒,为护佑人民健康、助力健康中国建设谱写新的时代华章!”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一附院党委书记黄孝天说。